外泌体(Exosome)指包含了复杂RNA和蛋白质的膜性囊泡,其直径在30-150nm左右。存在于所有生物体液中,包括血液、唾液、尿液、滑液、羊水、乳汁、细胞培养液等。不论是正常细胞还是肿瘤细胞,都能够产生外泌体。
外泌体富含胆固醇和鞘磷脂,具有脂质双分子层结构;此外,外泌体还含有蛋白质和核酸。不同细胞来源的外泌体中所含有的生物分子具有细胞种属特异性,其外泌体特异性与来源细胞相符合。
一、外泌体作为药物载体,实现靶向给药。外泌体具有负载“货物“并将其传递给靶细胞的能力,可用于细胞间通讯,尤其是远距离通讯。以外泌体作为药物转运载体,具有免疫源性低、运输效率高、稳定性好和靶向性强以及能跨越血脑屏障等优势。外泌体也适合递送各种化学物质、蛋白质、核酸等。Buller B等将负载miR-146的外泌体注射至患有角质细胞瘤小鼠的肿瘤部位,发现miR-NAs有效的抑制了肿瘤的生长。
二、疾病诊断的分子标志物。不同疾病的不同类型细胞都能分泌含有不同miRNAs和RNAs的外泌体,使得从病人的体液中分离外泌体作为疾病诊断成为可能,尤其在肿瘤诊断中。除此之外,外泌体还可以应用于非肿瘤疾病的诊断。Welker M W等研究发现血清外泌体CD81可能是慢性丙型肝炎诊断的潜在蛋白标志物。
三、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。近年的研究发现,干细胞来源外泌体是干细胞旁分泌活动的一种重要方式,可介导其促进组织再生。Chen等发现,ADSCs-exo的联合治疗可减少大鼠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梗死面积,促进神经功能恢复。ADSCs-exo可以避免干细胞治疗的免疫排斥、伦理问题等缺点,且具有高稳定性、易于储存、无需增殖、便于定量使用等优势,与单一的细胞因子比较,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更大的组织再生潜能。